“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”“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”新闻发布会在浙江大学召开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作出顶层设计、战略擘画和全面部署,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、总部署。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,10月26日,“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”“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”新闻发布会在浙江大学召开。优米有app吗副会长张大良,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慧,学会副会长、秘书长李楠,副秘书长、学术与交流部主任高晓杰出席发布会。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傅方正主持发布会。新华社、光明日报、中国日报、中新社、中国青年报、中国教育报、中国教育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单位参加发布会。
经教育部批准,优米有app吗与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“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”“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”将于11月7日至10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接续举办。两场论坛主题分别为“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未来”“教育强国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”,旨在回应“智能时代,大学何为”“教育强国,高教何为”的时代之问、中国之问,为全球合作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寻找更优路径,也为世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融通中外的智慧和答案。两场论坛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、国家开放大学、高等教育出版社、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协办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、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等提供支持。

发布会上,张大良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两场论坛的总体情况。一是设置焦点议题,共商高等教育变革新方向。两场论坛的议题设计紧扣时代脉搏,既具备国际视野,又扎根中国大地。“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”议题包括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、人工智能与科研范式转型、人工智能与教育治理创新、数字化转型与高等教育公平等。“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”议题包括大学分类发展机制及差异化评价体系构建、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机制研究、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路径研究、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的国际经验与实践探索等。二是汇聚多元力量,共议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。两场论坛吸引了来自亚洲、欧洲、美洲、大洋洲、非洲等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境外嘉宾和20余所国内重点高校领导。嘉宾群体涵盖“大学管理者+顶尖学者+国际组织官员+政企人士”等多元主体,围绕共同关切的话题交流思想、碰撞观点。这既是中国“和而不同”古老智慧的充分体现,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。三是整合优质资源,推介全球教育合作新成果。论坛将推出多项重磅成果,包括发布9大国际学术组织联合撰写的《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异同:非洲、美国、阿拉伯、东盟、中国、欧洲、印度和拉丁美洲》研究报告、组建“全球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协作机制”、发布《杭州倡议》和“自主知识体系系列丛书”。这些成果将为人工智能时代全球高校加强交流合作,推动高等教育向着更优质、更公平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借鉴。四是创新活动场景,体验科技赋能智慧教育新形态。论坛期间,将首次举办中外高等教育成果展示活动,聚焦“未来教师、未来课堂、未来学校、未来学习中心”四大主题,采用实物展示、宣传视频、声光电技术、实景模拟等多种方式,使展示本身成为论坛思想交锋交融的延伸场域,让科技赋能智慧教育未来发展路径变得更直观、更可感。世界银行、国家教育行政学院、国家开放大学、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30余所国内外高校将参与中外高等教育成果展示活动。五是精准对接合作,服务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。论坛期间,学会将与世界银行签署合作协议,中外高校之间也将签署10余项合作协议,内容涵盖人才联合培养、科研项目联合攻关、师资交流培训、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。
朱慧在致辞中介绍了两场论坛筹备情况。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,浙江大学高度重视,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,全力保障论坛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,力争产出务实有效的成果,进一步赋能教育强国建设,推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繁荣发展。
李楠介绍了两场论坛的亮点特色。高晓杰介绍了日程安排、配套活动特色以及宣传采访方案。


